健康生活學

身體經常出現各種痛症?服用止痛藥就一勞永逸? 「疼痛管理」助你有效改善疼痛問題

2024/08/21

現今社會,「疼痛」已成為都市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無論是由於慢性疾病、受傷還是其他健康問題,痛症往往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狀態。面對這種困擾,許多人可能會選擇依賴止痛藥來緩解,但這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就讓我們一起拆解有關疼痛的迷思,了解管理疼痛的方法,從而有效地舒緩疼痛,重拾健康生活。

究竟何謂疼痛?

每個人對疼痛的感受都各有不同,以下是醫學界所定義的10個疼痛等級,有助了解疼痛的程度,以便獲得適當的治療。1

0:沒有疼痛

1:疼痛非常輕微,幾乎難以察覺,大部分時間都不用理會

2:輕微疼痛,疼痛可能會造成困擾,偶爾會感到劇痛

3:明顯疼痛,疼痛可能會讓你分心,但仍可適應

4:中度疼痛,如果你正在活動,可以會暫時忽略疼痛,但疼痛仍然會令你分心

5:中等強度疼痛,你不能忽略疼痛,但仍可以暫時忍受,以繼續應對工作或進行社交活動

6:較強烈的疼痛,你會嘗試避免一些日常活動,有時難以集中

7:劇烈疼痛,妨礙日常活動

8:非常劇烈的疼痛,進行任何事情都非常困難

9:難以忍受的疼痛,無法進行交談

10:最嚴重的疼痛,無法忍受疼痛

 

長期疼痛的影響

持續或間歇疼痛持續三個月或以上,可稱為「長期疼痛」,這會造成以下的惡性循環,對患者造成困擾:

痛→ 減少活動→ 肌肉繃緊→ 壓力、焦慮→ 睡眠困擾→ 憤怒、沮喪、恐懼→ 抑鬱→ 因疲勞而減少活動→ 痛2

 

為什麼我們需要「疼痛管理」?

透過控制疼痛,可以改善情緒和生活質素。當心情放鬆時,疼痛的感覺也會隨之減輕。患者可能會因恐懼和焦慮而降低對疼痛的忍耐程度,因此建議嘗試表達和分享內心的感受。患者感到被忽視、孤獨和懷疑,也可能會加深疼痛程度。而身邊人對患者的理解和接納,能有助減少他們的不安和焦慮,從而緩解由各種心理壓力所引起的疼痛。

 

管理疼痛的方法包括:2,3

  • 服用止痛藥
  • 物理治療(例如:冷敷、熱敷、按摩)
  • 心理輔導(例如:認知行為療法、冥想)
  • 針灸
  • 參與支援小組

 

迷思1:長期持續的疼痛一定隱藏著非常嚴重的疾病?

持續的疼痛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例如體質變差、長期姿勢不當、緊張和負面情緒。2如有懷疑,建議盡快求醫。

 

迷思2:休息是應對疼痛的最佳方法?

持續休息超過一天後,筋骨和肌肉會開始變得無力,身體逐漸僵硬,情緒也會受到影響,這可能會導致疼痛加劇。2

 

迷思3:疼痛時應避免活動,以免造成更多損傷?

除非有嚴重的骨骼損傷,否則患者應該保持正常活動。適度的運動能預防疼痛惡化,建議向醫護人員查詢適合自己的活動程度。2

 

迷思4:止痛藥應該等到疼痛無法忍受時才服用?

雖然有些人可能會等疼痛變得無法忍受時才服用止痛藥,但其實及早服用止痛藥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疼痛,防止疼痛加劇。建議根據醫生的指示,因應病情定時服用止痛藥,以達到最佳的疼痛管理效果。2

 

迷思5:服止痛藥是治標不治本?

雖然服用止痛藥可能無法解決疼痛的根本原因,但疼痛是可以被控制的。緩解疼痛能改善患者的身心靈健康,提升生活質素。2

 

緩解疼痛的方法

藥物治療2

  • 止痛藥
  • 輔助止痛藥(Adjuvant drugs):與止痛藥一同使用,能有效地控制疼痛或減少止痛藥的副作用。
  • 強力鴉片類(Opioid analgesics)止痛藥

 

醫生會根據疼痛的程度、性質、部位及持續時間來處方適合的藥物。如果有持續性疼痛,醫生會處方定時的止痛藥,患者應按時按量服用,不可隨意停止或更改劑量。如果疼痛的情況反覆,醫生可能會逐步加強劑量或處方額外的輔助止痛藥以加強控制疼痛程度。服用止痛藥後,請觀察藥效及持續時間,疼痛減輕後可與醫生討論調整劑量。如患者服藥後出現噁心、嘔吐、消化不良、便秘、頭痛、頭暈、皮疹或呼吸急促等症狀,應暫時停止使用該藥物並盡快求醫。

 

非藥物治療2

  • 選擇舒適和正確的臥姿
  • 進行輕度運動和伸展運動:恆常運動有助維持正常的肌肉、骨骼及心血管功能,可減輕疼痛
  • 冷/熱敷或按摩:幫助疼痛部位放鬆,以減少肌肉緊繃
  • 深呼吸、冥想:放鬆肌肉,以減少疼痛感
  • 看電視、聊天、上網、閱讀、聽音樂或做一些自己感到有興趣的事情:可分散注意力
  • 長期痛症患者可選擇其他輔助治療,如物理治療、職業治療、心理輔導等
  • 學習如何處理和適應疼痛,也是有效管理疼痛的長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