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醫D

濕疹患者自行停藥後果嚴重!針對中度及嚴重濕疹的新型治療有助控制病情

陳俊彥醫生

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

2023/06/21

濕疹需要長時間的治療以控制病情,但不少患者卻因為擔心副作用而自行停藥,隨時會適得其反,令濕疹大爆發!到底濕疹患者自行停藥會有什麼後果?又有什麼新型藥物可以幫助中度及嚴重濕疹患者控制病情?Healthies健康人今次很榮幸能夠邀請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 — 陳俊彥醫生為大家一一講解。

濕疹患者擔心藥物副作用 自行停藥令病情加劇

濕疹的炎症需要長時間控制,若患者過早自行停藥,病情會容易復發,可能導致皮膚脫皮及通紅的情況急速加劇,繼而影響生活質素。1,2 另外,痕癢容易令患者抓傷皮膚並引致細菌感染,甚至會流出膿水和出現黃色結痂,嚴重情況可能需要入院治療。3,4

陳醫生指出,不少濕疹患者因為擔心藥物副作用而自行停藥。尤其於近年,針對中度及嚴重濕疹的新型藥物如生物製劑和口服JAK抑制劑面世,其起效速度快,令患者誤認為「藥效強等於副作用強」。在病情開始受控後,就因擔心長遠副作用而自行停藥。陳醫生解釋,隨着醫學進步,濕疹的治療亦變得精準,新型藥物能夠只針對濕疹的發炎訊號而不影響整個免疫系統。因此,新型藥物療效高並不等於其副作用強。

新型藥物有助快速控制病情

生物製劑和口服JAK抑制劑這兩種新型藥物,能針對令皮膚發炎的因子或介質,快速控制病情,其副作用較傳統口服藥物輕微。5 生物製劑可抑制誘發濕疹的發炎因子白細胞介素-4及白細胞介素-13。口服JAK抑制劑則能透過阻斷發炎訊號JAK,抑制細胞激酶的活性,能有效及迅速改善濕疹炎症及痕癢。5

陳醫生就此分享一個接受新型藥物的案例,該患者的病情控制一直不太理想,直到大半年前接受了口服JAK抑制劑的治療,病情在短短兩星期已經大有好轉,紅疹和脫皮等症狀也隨之消失。但病情並未完全穩定,他卻因爲擔心藥物的副作用而自行停藥並不再覆診。後來,他的濕疹嚴重復發,全身九成皮膚通紅,並因細菌感染而需要入院治療。之後患者遵循醫囑重新接受治療,病情才隨之受控。

嚴重濕疹可影響其他器官 須制定長期治療方案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可以保存水分並擋住外來侵入。7 當皮膚一直發炎,患者會出現缺水的情況,嚴重更可導致細菌進入血管,並引起高燒及敗血症等問題。若惡化至紅皮症,更會增加心臟負擔,有機會引致心臟病發和心臟衰竭的情況。故濕疹不只是皮膚病,還會影響其他器官以至整體健康。

陳醫生表示醫生會為患者制定個人化的短期及長期治療方案,若患者對藥物有任何疑慮應該直接提出,避免往後因擔心副作用而自行停藥。治療過程往往需時和因人而異,所以患者必須耐心配合,醫生亦會按病情調節或減低藥物劑量,直到病情完全穩定才會考慮停藥,之後再配合日常護理,例如塗抹保濕劑、減少接觸致敏原等,以避免濕疹復發。

 

以上資訊由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支持提供,內容僅供學術分享或參考之用,並不代表其他醫生及醫護專業人員的意見。有關您的個人健康或治療情況,請向您的醫護人員查詢。

參考資料:

  1. Li, A. W., et al. Topical Corticosteroid Phobia in Atopic Dermat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JAMA Dermatology. 2017;153(10):1036-1042.
  2. Drucker, A. M. Atopic dermatitis: Burden of illness, quality of life, and associated complications. Allergy Asthma Proc. 2017; 38:3-8.
  3. Wang, V., et al. The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of atopic dermatitis. 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 2021; 126:3-12.
  4. Zwane, N. O., et al. Microbiologic characterisation of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children with atopic dermatitis. AOSIS. 2022; 37(1):1-4.
  5. Lytvyn, Y.,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Upadacitinib for Management of Moderate-to-Severe Atopic Dermatitis: An Evidence-Based Review. Pharmaceutics. 2022 ;14(11):2452.
  6. Wu, J., et al. Efficacy of biologics in atopic dermatitis. Expert Opinion on Biological Therapy. 2020; 20(5):525-538.
  7. Lai-Cheong, J. E., et 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kin, hair and nails. Medicine. 2013; 41(6):317-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