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百科

BB一歲半還未會走路?探索兒童發展遲緩問題

2023/11/30

早前有女星透露自17個月大的兒子有發展遲緩問題,至今爬行及走路,只會BB子女同齡孩子發展是不少家長擔的問到底有什症狀可分辨發展遲緩又有方法能改並減輕對孩子的影響以下就來一一了解 

發展遲緩的定義 

兒童在不同年齡和成長階段,會在認知、語言、體能、行為、社交上有相應的發展這是一個持續並有既定先後次序的過程,但每個人都會有所差異。「發展遲緩」則指學前兒童未能達到該年齡應有的能力。1  

原因 

導致兒童發展遲緩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四方面1,2

1. 遺傳因素: 

  • 染色體病變 
  • 脆性X綜合症 
  • 唐氏綜合症 
  • 胚胎早期發育變異
     

2. 懷孕及生產: 

  • 孕婦感染德國麻疹、弓形蟲、水痘、愛滋病毒、瘧疾等 
  • 孕婦服用不當藥物飲用過量酒精或吸煙 
  • 難產或早產嬰兒
     

3. 後天因素 

  • 幼兒及兒童時期感染腦膜炎 
  • 腦部創傷 
  • 中毒(例如鉛或水銀) 
  • 營養不良缺乏鐵、葉酸、維生素D、鈣等 

4. 環境因素 

  • 幼兒缺乏適當的社交或語言刺激 
  • 家庭暴力 

 

症狀 

發育遲緩的類別和普遍程度可分為以下四大類:2

  1. 認知(1% 1.5%) 
  2. 學習障礙 (8%) 
  3. 言語和語言(2% 19%) 
  4. 其他延誤 (15%) 

 

家長應留意兒童在以下年紀是否有相應的特徵:

 

年紀  發展遲緩特徵 
六個月  未能保持頭部穩定 

未能伸手抓東西 

一歲  未能扶著傢俱站立 

未能用拇指和食指拾起細小物件 

一歲半  未能獨自步行 
兩歲  未能說單詞,如「爸爸」、「媽媽」、「車」、「街街」 

未能跟從簡單的指示,如「畀媽媽」 

兩歲半  未能用筆在紙上塗鴉 

未能組合單詞如:「食餅」,「飲橙汁」 

三歲或以上  未能說簡單句子如:「我食餅」 

未能配對基本顏色和形狀 

學業上未能跟上進度 

出現行為問題 

 

治療和支援 

部分發展遲緩的兒童可能同時有其他發展障礙,例如自閉症譜系障礙、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等。而踏入學齡階段,他們有機會出現溝通困難、學習問題、甚至情緒和行為問題等。因此,及早識別和安排治療非常重要適切的訓練和教育能夠預防發展遲緩的情況惡化訓練包括職業治療、物理治療和言語治療等。

香港社會福利署和教育局提供不同種類的復康訓練服務: 

  1. 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EETC) 
  2. 到校學前康復服務(OPRS) 
  3. 為輪候資助學前康復的兒童提供學習訓練津貼項目(TSP) 
  4. 幼兒中心兼收弱能兒童計劃(ICCC) 
  5. 特殊幼兒中心(SCCC)  

若家長懷疑子女有發展遲緩的情況應儘早安排他們接受評估。 

參考資料:

  1.  發展遲緩(2023).香港特別行政區衛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服務.Available from: https://www.dhcas.gov.hk/tc/developmental_delay.html. Assessed on 18 November 2023 
  2.  Khan I, Leventhal BL. Developmental Delay. [Updated 2023 Jul 17].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3 Jan-. Available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62231/. Assessed on 18 November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