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醫D

問醫D:正視失眠背後原因,對症下藥才能讓你一夜好眠!

精神科專科醫生

2022/06/30

失眠是很多人都經歷過的問題。研究發現每10名市民,便有6.8名有失眠問題,當中主因包括工作或學業壓力(43%),其次是受健康問題(28%)及家庭問題(20%) 影響。另外,即使受訪市民表示沒有失眠問題(32%),但當中約有4成市民仍然面對睡眠不足的情況(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1

偶爾的失眠未必會對健康造成太大影響,但若長期睡眠不足,容易增加患上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風險;也會影響情緒調節造成焦慮,或會引致情緒低落;認知功能如記憶、解決問題能力等亦有所影響。2,3 所以,今次Healthies 透過香港精神科醫學院的「正視精神」活動,邀請了麥永接醫生為我們解答有關失眠的常見迷思。 希望大家正視失眠背後原因,對症下藥才能擁有一夜好眠!

 

問:為何已經十分疲倦亦不能入睡?

答:睡眠是一種本能,一種基本的需求。年紀漸長卻有機會遇上失眠問題。 感覺疲倦仍不能入睡,通常是由身體、心理或環境影響。失眠泛指不能入睡、過早或間歇性睡醒而引致睡眠不足。4 失眠可分為原發性失眠和續發性失眠兩大類。 原發性失眠(Primary insomnia)人士出現失眠情況平均一星期三次,時間超過三個月以上,且非由精神、身體疾病、物質、藥物使用、或其他特定的睡眠病患所引發的失眠症狀。而是有機會因精神緊張、生活壓力、面對逆境、住屋環境衛生問題、輪班工作、時差等因素引發原發性失眠;5  繼發性失眠(Secondary insomnia )是身體或精神疾病引起的失眠。慢性疾病患者、有長期痛症、呼吸系統問題影響呼吸、前列腺問題引起尿頻、甲狀腺、荷爾蒙等問題都會影響睡眠。精神上包括焦慮症、抑鬱症、創傷後遺症、思覺失調,認知障礙症都會誘發繼發性失眠問題。5

問:服食褪黑激素補充劑有助解決失眠問題?

答:均衡飲食已經可以補充足夠所需營養幫助睡眠。6 而其他營養補充品在解決失眠問題上一般幫助不大。反而我們應該了解什麼食物有機會影響睡眠質素。例如盡量避免睡前飲用/進食含咖啡因食物或飲品如咖啡、茶、朱古力、能量飲品或酒等。

說到失眠,大眾都聯想到褪黑激素(Melatonin)。褪黑激素是一種由大腦松果體釋放的荷爾蒙,人在入夜後荷爾蒙分泌增加,在凌晨2:00-4:00am之間達到高峰,在後繼時間逐漸下降。7 環境越光,褪黑激素越容易受抑制而減少分泌。如身體褪黑激素不足,可以嘗試帶眼罩或確保睡眠環境黑暗等方法來幫助。8 有些案例如長者褪黑激素分泌減少或是患有發展障礙兒童或青少年的失眠問題,補充褪黑激素對改善失眠可能有幫助。9 所以,有需要可服用褪黑激素補充劑,但服用前,建議先向醫生查詢。

問:身邊人睡覺時發出的鼻鼾聲而致難以入睡,如何處理?

答:使用耳塞、分開時間入睡、在不同房間進睡來逃避鼻鼾聲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畢竟,這不是長遠之計,也有可能影響夫妻關係。其實,醫生都鼓勵患者對症下藥,了解鼻鼾背後的真正原因,可能是身體狀況如睡眠窒息症、肥胖、老化問題等影響。如果狀況嚴重,建議做睡眠測試以了解實際情況,是否需要改變睡眠環境衞生、改變睡眠姿勢如側睡、睡眠時使用牙托鞏固下顎或睡眠呼吸機輔助。如以上方法無效或情況加劇嚴重,可考慮進行手術治療。現今暫時未有藥物可控制鼻鼾,雖然服用安眠藥或精神藥物等會令身體放鬆,但可能會令患者的鼻鼾更加嚴重。

問:如果正受失眠影響而令身體疲倦、精神不足,是否不宜做運動?

答: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令身體保持健康,但很多人睡眠質素差、疲倦、精神欠佳,運動意慾就自然缺少。減少活動,令身體減少消耗體力,晚上可能更難入睡。所以,即使感到疲倦,但都建議失眠人士做輕量或放鬆運動如呼吸或靜觀訓練,盡量不要在睡前進行劇烈運動。 如精神狀態太差,也不需要強迫或怪責自己沒有做運動,應先好好正視及處理失眠或相關情緒等問題,等狀態回復再做運動也不太遲。

問:孕婦如有失眠問題,如何處理?

答:必先了解孕婦失眠是由什麼因素誘發。是否因為懷孕不同階段的影響,如懷孕初期作嘔。如果是懷孕狀況影響,鼓勵先向婦科醫生作詳細檢查,以處理身體不適情況。另外,其他因素例如睡眠衛生或產前焦慮情緒影響睡眠,必須根據原因對症下藥。如孕婦考慮服用藥物輔助改善失眠前,建議諮詢醫生意見,一般於傷風時作收鼻水的抗組織胺藥物(Antihistamines),可能是較安全的助眠選擇。

問:失眠問題到怎樣的程度才需要就醫?

答:如果每星期發生至少三次,情況持續三個月或以上,就被定義為失眠。10 至於失眠到怎樣的程度才需要求醫,就要視乎失眠有否影響日常生活或身體狀況。然而,不是一定要達到三個月期限才需要求醫,一切要視乎患者實際情況而定,如果失眠還有其他狀況如情緒問題、身體不適等持續困擾患者,必須盡快求醫以對症下藥。情緒會影響失眠,反之失眠亦會影響情緒,如情況持續,或會令情緒或失眠問題加深,及後情況就更難處理。所以,最好盡快停止惡性循環,令失眠問題有所改善。

有關「正視精神」反歧視、破謬誤精神健康專題講座重溫,請click 入: https://bit.ly/3ywx1v2

 

以上內容僅供學術分享或參考之用,並不代表其他醫生及醫護專業人員的意見。有關您的個人健康或治療情況,請向您的醫護人員查詢。

參考資料:

  1. 銀騎士及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 香港市民的「難眠之隱」. Available at https://silveriders.com/en/%E9%A6%99%E6%B8%AF%E5%B8%82%E6%B0%91%E7%9A%84%E3%80%8C%E9%9B%A3%E7%9C%A0%E4%B9%8B%E9%9A%B1%E3%80%8D/. Accessed on 10 Jun 2022
  2. 衛生署家庭健康服務. 一覺好眠有辦法. Available at https://www.fhs.gov.hk/tc_chi/health_info/woman/30154.html. Accessed on 10 Jun 2022
  3. Colten HR et al. Institute of Medicine (US) Committee on Sleep Medicine and Research. Sleep Disorders and Sleep Deprivation: An Unmet Public Health Problem.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US) 2006.
  4. 香港衛生署. 男性心理問題 – 失眠. Available at https://www.chp.gov.hk/tc/static/80083.html. Accessed on 10 Jun 2022
  5. Kayukawa Y et al. Primary insomnia. Nihon Rinsho. 2009
  6. Zhao M et al. The Effects of Dietary Nutrition on Sleep and Sleep Disorders. Mediators Inflamm. 2020
  7. Tordjman S et al.  Melatonin: Pharmacology, Functions and Therapeutic Benefits. Curr Neuropharmacol. 2017
  8. Grivas TB et al. Melatonin the “light of night” in human biology and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Scoliosis. 2007
  9. Gagnon K et al. Melatonin and Comorbidities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Curr Dev Disord Rep. 2018
  10. 香港大學李嘉誠學院. 長期失眠的定義. Available at https://www.hkusleepwell.com/blank-18. Accessed on 10 Jun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