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新知

疫情下學童視力問題爆發性增長:深近視可致盲!中大調查建議可從「預防」和「控制」有效改善學童視力問題

2022/12/30

香港是全球近視患病率最高的城市之一。為更了解本港學童的視力健康情況,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教育數據研究中心進行了一項「疫情下學童視力調查」,檢視本港不同年級學童的各種視力問題(包括近視、遠視、散光、斜視和弱視),以及家長及教師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對學童眼睛健康的關注程度。

調查對象

是項調查於2021年6月進行,以問卷方式成功訪問來自108所小學和103所中學的6,498名小三、4,249名小六和6,228名中三學生及其家長,以及主要任教該三個級別的736、547和730‍名教師。

侯傑泰教授公佈調查結果

  • 大眾對眼睛健康認知不足
  • 小三家長比小六及中三的家長較多有近視問題,可能與近視愈趨普遍有關
  • 許多學童患有近視(小三約28%、小六約50%和中三約66%)
  • 47%中三學童有散光問題
  • 高學業成績的學生有較多人近視,相信與閱讀時間較長有關;學業成績欠佳的學生,也可能因為打遊戲機或過度使用手機等習慣而令近視加深
  • 若家長有近視、遠視、散光、斜視或弱視,學童大多也有同類視力症狀
  • 學童報稱患有視力問題但沒有配戴眼鏡
  • 學童有多於一種視力問題的現象十分常見
  • 父母發現學童視力在疫情期間漸趨惡化,但學童指出教師和家長(並沒有額外提醒學童保護眼睛,或採取一些措施

譚智勇教授分疫情期間學童近視漸趨惡化的原因

香港人口非常稠密,居住地的戶外空間少。在疫情期間,因為學校停課、網課代替實體課,以及社交活動受限制,學童在戶外活動的時間大幅減少,反而在室内近距離學習,包括使用電腦或閱讀的時間大幅增加。這些外在因素導致學童近視在疫情期間漸趨惡化,情況必須關注。

彭智培教授提醒學童要預防近視以降低出現致盲併發症的風險

當近視患者的眼球過度延長,便會產生多種併發症,包括脈絡膜變薄、視網膜色素上皮變弱和出現血管不規則。深近視患者(600度或以上 / 眼球視軸長26mm 或以上)的情況尤其嚴重。彭教授提醒,這些情況均不可逆轉,長遠比一般人有較高風險引致黃斑病變(850倍)、視網膜脫落(13倍)、白內障(5倍)、青光眼(3倍)。為降低因眼球拉長而出現致盲併發症的風險,學童必須要預防出現近視,並加強控制近視加深。

任卓昇醫生建議老師和家長從預防控制兩方面着手應對學童視力問題

  • 老師和家長應與學童多加溝通,以了解他們眼睛的健康情況
  • 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學童每天應花最少2小時或每週14小時接觸戶外環境,多進行戶外活動和適量接觸陽光以增加分泌多巴胺,有助預防及減慢近視加深
  • 養成健康的使用電子產品 / 閱讀習慣:時間不能太長,少於30分鐘;不能太近,保持30-50厘米距離;不能太暗,避免在㇐個黑暗的環境
  • 調節近距離學習/閱讀/閒娛的時間,適時讓眼睛休息
  • 老師和家長應給予學童護眼或休息的相關提醒
  • 家長應為學童安排專業眼科檢查,以控制近視加深情況及降低併發症的風險
  • 為沒有配戴眼鏡但有眼睛問題的學生提供合適的眼鏡
  • 出現近視時,可以使用藥物(阿托品眼藥水)或光學方法(角膜塑形鏡或離焦眼鏡)有效地控制近視加深的情況,詳情可向醫生 / 視光師查詢
  • 教育界與醫療專業人員有需要舉辦大型眼睛護理的公民教育活動,以提升學童保護視力的意識

參與醫生

中大教育學院教育心理學系教授:侯傑泰教授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系主任兼何善衡眼科及視覺科學講座教授:譚智勇教授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何善衡視覺科學研究講座教授;汕頭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汕頭國際眼科中心院長:彭智培教授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副教授:任卓昇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