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學

深近視可以抵消老花?老花不用配戴眼鏡?其實大錯特錯!一文拆解10個近視、遠視、老花迷思

2022/12/30

較早前4位中文大學教授及醫生分享有關「疫情下學童視力調查」結果,令大家對學童護眼知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https://bit.ly/3Gpp0MD)。除了學童,不同年紀都應該關注眼睛健康問題。我們常聽到的近視、遠視、老花,三者究竟有什麼分別?部分眼疾是由先天因素導致,但是否所有眼疾都無法可醫?就讓我們分享十大迷思,令大家深入了解「近視、遠視、老花」,守護你的靈魂之窗。

迷思1:近視、遠視、老花是什麼?

近視1

  • 因眼球過長,遠方景物的焦點會落在視網膜的前面,形成模糊的影像
  • 看遠的景物模糊不清,看近的景物則比較清楚
  • 受遺傳及環境因素影響

遠視2

  • 因眼球過短,遠方景物的焦點落在視網膜的後面, 形成模糊的影像
  • 看遠近景物都有可能顯得模糊不清,特別是較近的景物,而且眼睛會感到不適或刺痛
  • 由先天性因素導致

老花1-4

  • 因晶體隨年紀失去彈性,影響眼睛對焦功能
  • 看近的景物時顯得模糊不清
  • 一般在40歲時開始出現,不可避免
  • 近視性老花:看遠時,遠方景物的焦點落在視網膜前;看近時,晶體的調節力不夠
  • 遠視性老花:看遠時,遠方景物的焦點落在視網膜後;看近時,晶體的調節力不夠

迷思2:近視加深是因為看太多電視?

近視可由遺傳及環境等因素造成。

遺傳性5

  • 父母均沒有近視,子女患有近視的機會為7.3%
  • 父母其中一人患有近視,子女患有近視的機會為26.2%
  • 父母均患有近視,子女患有近視的機會為45%

環境因素

長時間看近物,亦會加深近視,如:1

  • 閱讀
  • 寫作
  • 使用電子屏幕

迷思3:深近視會帶來其他疾病,甚至致盲?

不矯正視力可能會導致:6

兒童

  • 斜視:左右眼位置不對稱
  • 弱視(懶惰眼):其中一隻眼睛或雙眼發育不健全

成人

  • 青光眼:眼壓上升
  • 視網膜脫落:因細胞失去養份供應而喪失視覺功能
  • 白內障:透明的晶體變得混濁
  • 黃斑病變:中央視網膜(黃斑點)退化的病變

迷思4:遠視是先天造成的?

遠視的成因主要是先天性因素影響,度數基本上很少增加,反而可能會隨著年齡而漸漸減淺。2

迷思5:遠視的人能清楚看見遠方,所以不用配戴眼鏡?

輕度的遠視(200度以下)可能沒有徵狀,因患者會自然地調節眼睛,令遠近景物都看得清楚。但如果度數太深或眼睛過於疲倦,調節力便會不足,容易令眼睛感到不適或刺痛。如遠視太深而影響日常生活,便應配戴眼鏡加以矯正。2

迷思6:深近視可以抵消老花?

近視/遠視與老花不同。雖然近視令人看遠的景物模糊不清,老花則令人看近的景物時顯得模糊不清。近視的度數會隨年齡而增加,大約在20歲穩定下來;老花一般在40歲時開始出現,大約在65歲穩定下來。1,3 兩者成因不同,沒有抵消作用,有機會同時患上近視及老花/遠視及老花,必需配戴眼鏡矯正。7

迷思7:老花不用配眼鏡,買現成老花眼鏡即可?

配戴眼鏡有助減輕眼睛的負擔。現成的老花眼鏡雖然能輕易買到,但老花程度因人而異,未必適合所有人的眼睛狀況。較理想的做法是找專業視光師驗配眼鏡。單一度數的鏡片適合只看不清遠或近景物的人士;漸進多焦點鏡片則可以一鏡多用,矯正遠距離、近距離的視覺,較適合同時有近視及老花或遠視及老花的人。8

迷思8:應相隔多久進行一次驗眼?

即使視力良好,所有人都應該定期驗眼,有助及早發現眼疾,對症下藥。

  • 視力正常:每兩年驗眼一次
  • 本身患有眼疾、學童:每年驗眼一次1,9

迷思9:矯視可以矯正所有眼疾?

  • 激光矯視只是透過改變角膜弧度去矯正近視,眼球的形狀及結構並沒有改變
  • 有深度近視的人比較容易患上白內障、青光眼或視網膜脫落等,矯正近視並不會減低患上這些眼疾的風險
  • 任何手術均涉及風險,有機會出現眼乾、光環、眩光、過矯或欠矯、角膜擴張/變形/退化等後遺症
  • 接受手術前先了解自己的狀況,建議向醫生/專業視光師查詢相關的風險及限制10

迷思10:怎樣可以減慢視力加深速度?

先天性因素如遺傳、機能衰退不可改變,但養成良好習慣可以保障視力:1

  • 閱讀時,眼睛與書本/屏幕保持距離
  • 切勿在光線不足的地方下閱讀
  • 使用屏幕產品20至30分鐘後,應小休20至30秒
  • 避免長時間面對屏幕,讓眼睛得到休息
  • 應經常轉換姿勢、眨眼及進行肌肉鬆弛運動

參考資料:

  1. 衛生署學生健康服務. 眼睛/視力健康-近視. Available at: https://www.studenthealth.gov.hk/tc_chi/health/health_ev/health_ev_nea.html. Accessed 19 December 2022
  2. 衛生署學生健康服務. 眼睛/視力健康-遠視. Available at: https://www.studenthealth.gov.hk/tc_chi/health/health_ev/health_ev_hyp.html. Accessed 19 December 2022
  3. Health direct. Presbyopia. Available at: https://www.healthdirect.gov.au/presbyopia. Accessed 19 December 2022
  4. Torricelli et al. Surgical management of presbyopia. Clinical ophthalmology. 2012.
  5. Yap et al. Role of heredity in the genesis of myopia. Ophthalmic and Physiological Optics. 1993.
  6.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Short-sightedness (myopia). Available at: https://www.nhs.uk/conditions/short-sightedness/. Accessed 19 December 2022
  7. Yang et al. Quality of life in presbyopes with low and high myopia using single-vision and progressive-lens correction.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21.
  8. National Eye Institute. Eyeglasses for refractive errors. Available at: https://www.nei.nih.gov/learn-about-eye-health/eye-conditions-and-diseases/refractive-errors/eyeglasses-refractive-errors. Accessed 19 December 2022
  9. Better Health Channel. Eye tests. Available at: https://www.betterhealth.vic.gov.au/health/conditionsandtreatments/eye-tests. Accessed 19 December 2022
  10. 消費者委員會. 激光矯視須知:LASIK/SMILE點揀好?. Available at: https://www.consumer.org.hk/tc/shopping-guide/tips/2021-tips-lasik. Accessed 19 December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