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醫D

問醫D:疫情下容易出現「拒學」情況?關注學童精神健康,重拾校園生活

精神科專科醫生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副院長(教育事務)

2022/10/12

疫情令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學童,他們既要接受混合面授和網課的教學模式,亦要面對反覆的停課和復課安排,構成了一定的心理壓力。部分孩子更出現「拒學」的情況,不願意上學,家長應該如何處理?適逢「世界精神衞生日」,Healthies健康人很榮幸邀請到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副院長(教育事務)—林美玲醫生為我們講解孩子上學會面對的情緒困擾和處理方法,一同關注學童的精神健康。

問:疫情以來,混合面授和網上教學已成為新常態,對學童有什麼影響?

答:老師在學校跟學童上課,不只知識的傳授,特別是小學生和初中生,平日老師在課堂上都需要用到比較誇張的表情、動作、眼神和手勢等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 疫情下的網課及混合面授,令學童缺少了這些刺激和動力,對初小學生影響甚大。

 

問:長時間網課,會減低學童到學校上課的意欲、影響社交能力?

答:到學校上課不止是學習知識,更讓學童有社交和身心舒展的機會。長時間網課及留在家中,會令學童缺乏社交機會、專注力下降,更難適應復課後的生活。

 

問:學童復課通常會面對什麼壓力?

答:學童由放鬆狀態回復到規律的校園生活,很容易產生壓力。所以,校方安排課程時應循序漸進,在追趕課程和學生心理健康之間取得平衡。家長亦要幫助孩子養成有規律的作息,讓他們更容易適應復課後的生活。

 

問:孩子拒學會表現出什麼生理和心理症狀?造成什麼影響?

答:
生理症狀:手心冒汗、肌肉繃緊、疲倦、心跳加速、呼吸困難、腸胃不適、食欲不振或暴飲暴食、便秘或常有便意
心理症狀:難以入睡、緊張、焦慮、恐慌、抑鬱,覺得生活沒希望
以上症狀讓孩子專注力下降並影響學業,壓力倍增自然更抗拒上學,形成惡性循環。

 

問:如何判斷孩子是單純不想上學還是患上情緒病?

答:如果孩子拒學,加上缺乏社交、終日留在家中、自理能力下降(例如不洗澡、不刷牙)等情況,就要加倍留意是否患上情緒病。

 

 

問:家長應如何處理孩子拒學的情況?何時要尋找專業人士協助?

答:當孩子持續一至兩星期拒學,就應盡早尋找社工、心理學家或精神科專科醫生協助並進行評估。

 

 

以上內容僅供學術分享或參考之用,並不代表其他醫生及醫護專業人員的意見。有關您的個人健康或治療情況,請向您的醫護人員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