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室

《CODA》影評—聽障家庭的追夢女孩,家庭與音樂夢的抉擇

2022/04/26

電影《CODA》(《心之旋律》/《樂動心旋律》)在2022年奧斯卡勇奪三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配角獎。還獲得日舞影展四項大獎、美國製片工會與編劇工會兩項大獎,令這套原本被視為黑馬的溫馨小品備受矚目!

關於家庭的故事說不盡,那些埋藏在血脈的羈絆總是能喚起觀眾心底最軟一塊。《樂動心旋律》翻拍自2015年頗受歡迎的法國電影《貝禮一家》,描述歌藝出色的女孩Paula(在本片被改成Ruby)來自爸媽與哥哥都是聾啞人士的家庭,她是家人的耳朵和嘴巴、與外界互動的翻譯橋樑,家人去到哪、她總是緊緊跟隨,即使合唱團老師鼓勵她離家到音樂學院追夢,但對她而言,家人既是責任、也是義務,夢想的選擇題在萌芽時就註定無解。

 

你會被什麼樣的故事感動?對我來說「深刻」永遠有效。有些作品兼具創意與議題,再酷再炫的高概念都需要細膩鋪陳或精準剪輯,合力將議題挖掘得深入人心;或者格局不大,但充滿認真生活著的人物,角色很誠實、情感很真摯,《樂動心旋律》正是屬於這類;跟原作《貝禮一家》相差不遠(女主一家的工作從畜牧改為漁業),但注入美式YA片風格與輕喜劇節奏,不時讓人想起《鴻孕當頭》與《小太陽的願望》流露的單純與美好。

 

媽媽:「要是Ruby考上音樂學院怎麼辦?這樣她就離開了…我們的孩子就要離開了」
爸爸:「她不再是孩子了」
媽媽:「她是我的孩子啊」
爸爸:「她從來就沒當過孩子!」

 

這段對白用口述或許不會那麼感人,但在Troy Kotsur與Marlee Matlin的手語之下,更能讀到父母對女兒的虧欠與倚賴。 「CODA」是「Child of Deaf Adults」的縮寫,親子之間的溝通,有時候費盡唇舌也說不清,更何況是以手語交流的主角一家?家人注定是Ruby無法割捨的羈絆,煩惱有口難言、孤獨可想而知,追夢與家庭在天平兩端,舉重若輕的情緒勒索投射在Ruby身上,觀眾很難不為此牽動。

 

若不曾真正體會失聰,就無法真正理解聾人的困境。去年個人很喜歡的《靜寂的鼓手》就透過聽診器的音效設計,模擬逐漸失去聽力的朦朧低鳴聲,讓觀眾感同身受混沌的聽覺世界,《樂動心旋律》乾脆直接消音,讓觀眾置身Ruby父母的視角,看著台上的女兒唱著歌、身旁的觀眾手舞足蹈,他們卻聽不到歌詞與旋律,只能從台下努力讀著唇語。

 

就在那一刻,觀眾與他們同時明白即使親如父女、聽人與聾人的世界依然遙遠得觸不可及。

出生以來,即使偶爾叛逆偶爾抱怨,Ruby依然全心遷就著父母的世界,用她無礙的生理功能扮演一家之主,這次是時候了,父母覺得該讀懂女兒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模樣,然後,放手讓她出去闖闖。

 

這是全片最動人的一段,即使看過《貝禮一家》、早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依然會被父女和解這場戲觸動,Troy Kotsur(戲外同樣為失聰人士)用手指感受女兒震動的聲帶,比起手語,這才是他們第一次真正相互理解。

「親愛的爸爸媽媽,我走了。我愛你們,但我必須離開,我不再是孩子了,今晚,我不會再逃避、而是起飛,不是誤入歧途、我將展翅高飛」

無論故事發生在法國或美國,《Je vole》的歌詞都足以為這篇小品劃下完美句點。建立商業與議題兼具的優秀原作上,《樂動心旋律》的觀影過程愉快可以預料,不過作為一部獎季作品,坦白說,《樂動心旋律》翻拍成果並沒太多驚喜,Ruby與同學的互動被簡化不少,也讓部分轉折太理所當然,但撇除奧斯卡等級的檢視,選角剛剛好、溫情剛剛好,各種元素發揮得恰如其分,最後還是被悅耳動聽的《樂動心旋律》騙了幾滴眼淚。

 

本文轉載自「R級影評」

https://www.instagram.com/reggie_screening/

*轉載文章的觀點均來自作者,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