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人見誌

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教授:鼎新革故,夢想成真,引領醫學院再創高峰

Healthies _趙偉仁教授

趙偉仁教授

中大醫學院院長
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機械人外科教授

2024/07/16

今年2月1日,中大醫學院新任院長趙偉仁教授正式上任,接替出任院長逾10年的陳家亮教授。1994年畢業於中大醫學院的趙院長,為上消化道外科權威及本地科研界的領軍人物,致力研究微創和機器人食管切除術,以及用作早期胃腸癌的診斷及治療的新型內鏡技術。但趙院長不止精於微創手術,更擅長丹青,十四歲起便師從嶺南畫派大師趙少昂學習國畫。到底國畫藝術如何影響趙院長的行醫之路?妙手丹青的趙院長,又會為中大醫學院繪製一份怎樣的發展藍圖?以下就帶大家一一探索。

藝術醫術 行醫助人為初心

趙院長的父親是醫生,母親則是嶺南派國畫大師,自幼受家庭薰陶讓他對這兩個領域都深感興趣,但為了實現幫助他人的志向,他決心踏上行醫之路。在面臨內科和外科的抉擇時,趙院長考慮到外科雖然需要處理急症但可以較直接解決問題,這較適合能快速掌握技巧及擁有高抗壓能力的他。這些特質大概正是讓趙院長得以成為上消化道外科權威以及本地首位醫生進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治療的關鍵因素之一。

 

而從小學習國畫的趙院長,更將從中領悟到的道理應用於行醫上:「國畫落筆前,要預先構思物件的位置和適當的留白,而手術也需要精確的事前準備並應對突發狀況,亦同樣講求精準的手眼協調能力,故兩者在這方面可以融會貫通、相輔相成。」

 

承先啓後定三大目標 提升醫療質素是關鍵

談及接任中大醫學院院長的心情,趙院長坦言有一定的壓力,皆因歷屆院長奠立了紮實的根基,創辦短短40年已在國際間取得驕人成績,故接任後期望能秉承這些優秀成果,再創高峰。趙院長分享三大目標:「第一是網羅、培訓和挽留優秀人才;第二是教育上要精益求精,傳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亦要培養德才兼備的醫生;第三是積極將科研成果轉化到臨床應用,務求幫助更多患者,造福人類健康。」

 

趙院長強調,令醫學院排名晉升並非目標,他認為排名像血壓和脈搏,有升有跌,最重要的是器官在持續工作。故醫學院的首要目標是醫治患者的疾病,透過上述的三大目標,從網羅人才、教學、科研入手,並善用跨學科合作,提升醫療及護理服務的質素,回到醫者濟世助人的初心,才是關鍵。

 

「內外兼備」引進新角度帶領醫學院發展

趙院長接任後,醫學院亦有不少新動向,最新的教學科研綜合大樓已獲立法會撥款,預計於2027年落成,屆時可為超過80個科研團隊建立實驗室。新設立的中大深港創新研究院(福田)亦有助推動科研發展。今年四月,趙院長更獲授由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捐助成立的中大醫學院「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機械人外科教授席」,除了表彰他在研究、應用和普及尖端內鏡,以及機械人外科技術治療上消化道癌症的成就,亦支持創新機械人手術研究的持續發展。趙院長表示未來外科機械人手術將由微創達至無創,人工智能會成為外科醫生的「副駕」,一同駕馭複雜的機械人手術。

 

繼第六任中大醫學院院長鍾尚志教授後,這次是相隔二十年後再度由外科專科醫生接任院長一職,發展方針會否不一樣?趙院長表示將更注重跨學科團隊合作和新人培訓,因為外科很著重提攜新人,會採用師徒制去傳授手術技巧。他亦分享:「外科醫生習慣用手術迅速醫治患者,較少時間去聽取意見。但因為我的工作上亦涵蓋內科的部分,有所謂內外兼備的優勢,接任院長後要跟不同持份者溝通合作,慶幸我亦能快速適應。現今參與政界和學術界的外科醫生亦日漸增多,相信我可以引進新的角度和看法來帶領醫學院的發展。」

 

寄語醫學生毋忘初心計較

趙院長閒時喜歡觀賞科幻電影,只因看似是幻想其實是有科學根據,創新事物的出現往往源於有人「敢想」和「敢做」。就像趙教授兒時受《星空奇遇記》啟發,夢想是「勇踏前人未至之境」,至今他於科研領域成就卓越,卻仍努力不懈地持續探索。

 

因此,他寄語醫學生要毋忘初心、懷抱夢想,堅定心志去幫助有需要的患者,謹記自己當初決心做醫生的原因。另外,切忌太過計較及與別人比較。每一個專科的工作量、投入時間和獲得的經驗也截然不同,像外科醫生工時長、壓力大,卻能累積寶貴的經驗,只要付出便一定會有成果,比較只會徒添不必要的煩惱。

 

相信趙院長將秉持其座右銘「折衷中外,融會古今,鼎新革故,夢想成真」,聆聽各方的意見、延攬各地的人才,兼收並蓄,博採眾長,引領中大醫學院不斷創新,邁步前進。讓我們一起期待趙院長未來帶領中大醫學院展開的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