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encyclohealth
search
uploads/1643339324758.jpg

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是指心臟無法正常地將血液泵入全身,大多是由於心臟太虛弱或僵硬所致。在1997年,心臟衰竭的總體發病率為每1,000名人中0.7人,心臟衰竭住院病例數在過去10年更增加了兩倍。於2009年,香港共有794人死於心臟衰竭。

 

參考資料:
1. NHS. Heart Failure. Available at: https://www.nhs.uk/conditions/heart-failure/. Accessed 16 September 2021.
2. Leung A W et al. 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in a local public hospital in Hong Kong. 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2015;15:12.
hamburger
病理
關注
症狀
診斷
治療
復康

病理

心臟衰竭大多由其他疾病病變或心臟虛弱所致,而心臟變得過於僵硬,導致心臟衰竭1-2
 

心臟衰竭會令心室變得僵硬,以致不能在兩次心跳之間舒張。部分患者的心肌可能會受損和變弱。心室擴大可能會有助輸更多血液,但一段時間後,伸展了的肌肉會變得更虛弱,這時心臟便無法充分地將血液輸送到身體其他部位。
 

醫生會透過測量患者每次心跳輸出的血液量(射血分數)來判斷心臟功能。健康心臟的射血分數為50%以上—心臟每次搏動時心室會輸出一半以上的血液。不過,使射血分數正常,若心肌因高血壓等疾病而變得僵硬,也會出現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涉及心臟的左側(左心室)、右側(右心室)或兩側。一般來說,心臟衰竭從左側開始,特別是心臟的主要泵室—左心室。

 

 

以下情況或會損害或削弱心臟,導致心臟衰竭
 

  • 冠狀動脈疾病和心臟病發作:冠狀動脈疾病是最常見的一種心臟病,也是心臟衰竭的最常見原因。主要是由動脈中脂肪沉積物堆積而引起,脂肪沉積物會減少血液流量並導致心臟病發作。
  • 突發性心臟病:當冠狀動脈完全阻塞時,心臟病會突然發作,對患者心肌造成損害,心臟不能再正常地輸血。
  • 高血壓處於高血壓時,心臟必須更強烈地輸血,才能使全身血液循環。一段時間後,這種額外的負荷會使心肌變得過於僵硬或過於虛弱,無法正常輸血。
  • 心臟瓣膜故障:心臟瓣膜能引導血液循正常方向流動。心臟缺陷、冠狀動脈疾病或心臟感染會令瓣膜受損,迫使心臟更加強烈地泵血。一段時間後,心臟會變得十分虛弱。
  • 損害心肌心肌損傷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某類疾病、感染、大量飲酒及藥物(如可卡因或某些用於化療的藥物)的毒性作用,而遺傳因素也會有影響
  • 心肌炎:心肌炎最常由病毒引起,當中包括2019冠狀病毒 (Covid-19),可導致左側心力衰竭。
  • 先天性心臟缺陷:若心臟及其腔室或瓣膜沒有正確形成,健康的心臟部分便要更着力地輸血,容易導致心臟衰竭。
  • 心律失常:異常的心律可能會導致心臟跳動過快,額外增加心臟的負擔同時,心跳慢也導致心臟衰竭。
  • 其他疾病:長期疾病如糖尿病、滋病毒、甲狀腺過度活躍或不活躍,鐵或蛋白質的積聚也可導致慢性心衰竭。
     

除了以上因素外,導致突性心臟衰竭的原因還有:

 

參考資料:

 

關注

以下是患上心臟衰竭的高風險因素:1-2
 

  • 冠狀動脈疾病:狹窄的動脈會限制心臟供應含氧血液量,導致心肌減弱。
  • 病發作:病發作是一種突然發生的冠狀動脈疾病患者的心肌造成損害,心臟不能再正常地輸血。
  • 心臟瓣膜病:心臟瓣膜不能正常運作,增加心臟衰竭的風險。
  • 不規則的心跳:異常的心跳節奏,尤其是非常頻繁和快速,會削弱心肌並導致心臟衰竭
  • 先天性心:天生患有心臟衰竭人士,其心臟結構或功能會出現問題。
  • 糖尿病糖尿病會增加患高血壓和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切勿自行停止服用任何藥物,必要時可諮詢醫生意見再作改變。
  • 飲酒:過量飲酒會削弱心肌,導致心臟衰竭。
  • 睡眠窒息症:睡眠時無法正常呼吸會增加低血氧水平和不規則心跳的風險,因而削弱心臟功能,導致心臟衰竭。
  • 吸煙:吸煙會增加患心臟病和心臟衰竭的風險。
  • 肥胖:肥胖人士患心臟衰竭的風險更高。

參考資料:

 

症狀

心臟衰竭的症狀因人而異可能會突然發作或在一段時間,如數週或數月內,逐漸發展至病發。1-2

 

主要症狀

 

心臟衰竭最常見的症狀包括:

  • 呼吸困難:多見於活動後或休息時。患者躺下時,情況可能會更差,晚上醒來時需要喘口氣
  • 疲勞: 患者大部分時間會感到很疲累
  • 腳踝和腿部腫脹:由水腫引起,早上情況可能會好些,但晚上較後時間會轉差]

 

不太常見的症狀

 

心臟衰竭的其他症狀包括:

隨著心臟變弱,心臟開始衰竭,心臟會開始大,迫使心臟更加着力地把血液輸送到身體其他部位。

 

參考資料:

 

診斷

醫生會詢問患者以下問題,了解患者的症狀和病史,以確診是否患有心臟衰竭1

  • 健康狀況:例如糖尿病、腎病、胸痛(心絞痛)、高血壓、高膽固醇、冠狀動脈疾病或其他心臟問題
  • 心臟病家族史
  • 吸煙或使用煙草產品的習慣
  • 飲酒習慣
  • 化療和 的歷史
  • 用藥物的歷史

 

醫生或會安排患者進行以下檢查:1

  • 驗血:血液檢查以找出可能影響心臟的疾病原因。
  • 胸部 X光檢查:X 射線圖像可顯示肺部和心臟的狀況。
  • 心電圖 (Electrocardiography; ECG)此項快速且無痛的測試能記錄心臟的電信號顯示心跳的時間和長度。
  • 超聲心動圖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利用超聲波展現心臟活動的圖像。超聲心動圖顯示心臟和心臟瓣膜的大小和結構,以及流經心臟的血流情況。超聲心動圖可用於測量射血分數,顯示心臟輸血的情況,有助對心臟衰竭進行分類,以便作出適當治療。
  • 壓力測試 (Cardiac stress test)測量患者活動期間的心臟健康狀況。患者會被要求在連接著心電圖機的情況下,在跑步機上行走;或接受靜脈注射藥物,以刺激運動對心臟的影響。醫生也會要求患者戴上口罩進行壓力測試,以測量心臟和肺部吸入氧氣和呼出二氧化碳的情況。
  • 磁力共振掃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患者需躺在長管狀機器內的特備床上,磁力和無線電波會掃描人體,產生心臟圖像
  • 冠狀動脈造影 (Coronary Angiogram)把一根細而柔韌的導管插入患者血管中,通常位於腹股溝處,並引導至心臟動脈。通過導管注射劑,使動脈在 X上顯示得更清楚,有助醫生進行診斷
  • 心肌活檢 (Myocardial biopsy)把一根小而柔軟的繩索插入患者頸部或腹股溝的靜脈中,抽取細小的心肌塊進行檢查。測試可用於診斷導致心臟衰竭的心肌疾病


心臟衰竭的檢測結果有助醫生找出症狀,以採取合適的治療方案。

 

為確定治療心臟衰竭的最佳療法,醫生會按以下兩大系統心臟衰竭進行分類:1

 

1. 紐約心臟協會分類(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classification)

按此系統,心臟衰竭可分為以下四類:

  • I級心臟衰竭:患者沒出現心臟衰竭症狀
  • Ⅱ級心臟衰竭:患者日常活動沒有任何困難,但會感勞累,呼吸急促
  • Ⅲ級心臟衰竭:患者難以進行日常活動
  • IV級心臟衰竭:休息時,患者也會出現呼吸短促。此類別被界定為最嚴重的心臟衰竭

 

2. 美國心臟病學會 / 美國心臟協會分類(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lassification)

按階段分為 A D醫生會根據分類系統來識別心臟衰竭的風險因素,以便盡早開展更積極的治療,達致預防或延緩心臟衰竭。

  • A 期:存在數個心臟衰竭的危險因素,但沒有任何症狀
  • B 期:有心臟病,但沒有心臟衰竭的跡象或症狀
  • C 期:有心臟病和心臟衰竭的症狀
  • D 期:晚期心臟衰竭,需要專門治療

 

一般而言,醫生會同時使用上述兩個分類系統來協助患者決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參考資料:

 

治療

隨著時間的推移 心臟受損而導致的心臟衰竭就無法治雖然心臟衰竭無法根治,但很多治療方法都能減輕病情,改善心臟衰竭症狀。治療方法包括:1-9

 

藥物治療

心臟衰竭患者可能需要服食種藥物治療不同的症狀,每種藥物都有個別說明和指引患者應向醫生或專業醫療人員了解藥物的說明、服用時間、次數和劑量,並了解藥物的預期效果和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下列為用於治療不同階段心衰竭的藥物。請注意,處方名稱可能與此處列出的名稱不同。美國的藥物品牌名稱通常顯示於每種藥物的通用名稱後面的括號內。

 

1. 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CE) inhibitors

ACE抑制劑有助放鬆靜脈和動脈以降低血壓,可防止體內的一種酶產生血管緊張素II,此物質能令血管變窄,導致高血壓並迫使心臟更着力運作,因而引發心臟衰竭

藥物機理

ACE抑制劑通過干擾身體的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起作用。RAAS 是一個複雜的系統,負責調節人體的血壓。腎臟會釋放一種腎素—酶,以應對低血容量、低鹽(鈉)水平或高鉀水平。在肝臟中合成的血管緊張素原是腎素的主要分泌物。

腎素催化血管緊張素並形成血管緊張素I。然後,血管緊張素轉化酶,將血管緊張素I轉化為血管緊張素II。血管緊張素II會導致血管周圍肌肉收縮,使血管變窄並增加血壓。此外,血管緊張素II更會刺激醛固酮的釋放,刺激水和鈉的重新吸收,因而增加血容量和血壓。

ACE抑制劑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II的產生來刺激血管擴張。ACE抑制劑主要影響腎臟、血管、心臟、大腦和腎上腺,抑製導致鈉和尿液排泄增加。腎血管阻力降低,靜脈容量便會增加,而心輸出量 (Cardiac output)、每搏輸出量 (Stroke volume) ,能紓緩心臟衰竭的症狀。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ACE抑製劑:

  • 貝那普利 (Benazepril)
  • 卡托普利 (Captopril)
  • 依那普利 (Enalapril)
  • 福辛普利 (Fosinopril)
  • 賴諾普利 (Lisinopril)
  • 培哚普利 (Perindopril)
     

ACE抑製劑的副作用可能包括:

  • 乾咳
  • 血液中鉀含量升高(高鉀血症)
  • 疲勞
  • 血壓過低而頭暈
  • 頭痛
  • 失去味覺
  • 導致某些部位腫脹(血管性水腫)。如果喉嚨腫脹,可能會危及生命。此等情況均屬罕見
     

此外,非類固醇消炎藥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例如布洛芬(Ibuprofen)、萘普生 (Naproxen),會降低ACE 抑製劑的藥效。偶爾服用NSAIDs影響ACE 抑製劑的作用,但若經常服用,宜諮詢醫生意見。
 

懷孕期間服用ACE抑製劑會增加嬰兒出缺陷的風險。如正在懷孕或計劃懷孕,請與醫生商討治療心臟衰竭的其他方案

 

2. β受體阻滯劑(Beta-adrenergic blocking agents)

β受體阻滯劑,又稱β-腎上腺素能阻滯劑,是降低血壓的藥物,有助改善心臟衰竭β受體阻滯劑通過阻斷腎上腺素起作用,能使心臟跳動更慢、用力更小,從而降低血壓,改善心臟衰竭β受體阻滯劑還有助擴大靜脈和動脈,改善血液流動。

一些β受體阻滯劑主要影響心臟,而另一些則同時影響心臟和血管。醫生會根據個人健康狀況,選擇最適切的β受體阻滯劑。
 

口服β受體阻滯劑包括:

  • 醋丁洛爾 (Acebutolol)
  • 阿替洛爾 (Atenolol)
  • 畢索洛爾 (Bisoprolol)
  • 美托洛爾 (Metoprolol)
  • 納多洛爾 (Nadolol)
  • 奈必洛爾 (Nebivolol)
  • 普萘洛爾 (Propranolol)
     

β受體阻滯劑的常見副作用包括:

  • 手腳冰
  • 疲勞
  • 體重增加
     

不太常見的副作用包括:

  • 沮喪
  • 呼吸急促
  • 睡眠困難
     

以下人士可能不適合服用β受體阻滯劑:

  • 哮喘患者:由於β受體阻滯劑可能引發嚴重哮喘發作,通常不用於哮喘患者
  • 糖尿病患者β受體阻滯劑可能會阻止低血糖的跡象,例如心跳加快。糖尿病患者如正在服用此藥物,便需定期檢查血糖值
     

β受體阻滯劑也會影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血液中的一種脂肪)水平,導致甘油三酯略為升高,以及好膽固醇或高密度脂蛋白 (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 膽固醇的水平降低。
 

患者不應該突然停止服用β受體阻滯劑,這會增加心病發作或其他心臟問題的風險。

 

外科手術

除了藥物治療,必要時患者需要進行外科手術以控制心臟衰竭。以下是一些有助治療心臟衰竭的手術及裝置:

 

1. 植入式心臟復律除顫器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

一些有嚴重心臟衰竭或嚴重心律失常(心律不)的患者,可能需要通過外科手術安裝ICDICD是一種放置在胸部的小型電池供電設備,用於檢測和停止異常心跳和失常ICD持續監測心跳,當檢測到危及生命的異常心律時,裝置會為心臟提供起搏或電擊,以恢復正常的心律。ICD僅在某些情況下才建議使用,由醫生和患者共同作出決定。

如出現危險性的快速心跳,心臟無法為身體其他部位提供足夠的血液(例如室性心動過速或心室顫動),或有心律失常和心臟嚴重衰竭的高風險,則可能需要安裝 ICD
 

ICD 是一種心臟治療設備,分兩種類型:

  • 傳統ICD (Traditional ICD)植入胸部,導線連接到心臟,屬入侵性手術
  • 皮下ICD (Subcutaneous ICD):植入腋窩下方、胸部一側的皮下,連接著沿胸骨延伸的電極,體積較傳統 ICD大,會附在心臟上

ICD不斷監測異常心跳,並試圖即時糾正心律。即使患者心臟驟停而不在醫院附近,ICD也能起一定效用。

如患者有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的異常心跳症狀,包括昏厥,或曾經歷心臟驟停而被獲救,醫生會建議使用 ICD


不過,使用ICD是有一定風險,例如:

  • 植入部位受感染
  • 腫脹、出血或瘀傷
  • ICD導線引起的血管損傷
  • 心臟周圍流血,可能危及生命
  • 血液通過放置 ICD 導線的心臟瓣膜時出現洩漏(反流)
  • 肺塌陷(氣胸)

 

2. 心臟再同步治療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

一些患有心臟衰竭人士會出現心臟電系統的異常傳導,改變心臟跳動的效率,因而需要接受CRT,又稱雙心室起搏。過程中,一個特殊的起搏器會令心室收縮回復正常和同步。此療法有助改善心臟功能,降低住院風險和提高存活率。

 

3. 左心室輔助裝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

左心室是心臟的大肌肉室,可輸送血液至全身。LVAD是一種通過手術植入的 機械泵狀裝置,以電池供電。LVAD能讓無法自行有效運作的心臟,維持輸血功能。

大部分心臟移植中心都有提供這設備,又稱「移植橋」,目前多用於長期治療。由於等待合適心臟進行移植的過程漫長,在此期間,患者本已虛弱的心臟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失去向全身輸血的功能。LVAD可輔助虛弱的心臟,並為患者爭取時間,甚至完全消除心臟移植的需要。當患者心臟衰竭情況嚴重至不能進行心臟移植,LVAD被長期用作治療末期心臟衰竭,稱為「目的地療法」。

LVAD透過一根管子,將血液從左心室輸送至泵 (Pump) 中,然後泵會把血液輸送到主動脈(左心室以外的大血管),扶助虛弱的心室。泵放置在腹部的上方,連接到泵的另一根管子會從腹壁引到體外,並連接到泵的電池和控制器。 現代的LVAD便攜式裝置,通常可以使用數週至數月。裝有LVAD的患者可以出院,並在等待捐贈心臟期間,維持可接受的生活質素。

植入和使用LVAD涉及的風險可能包括:

  • 血塊:當血液通過LVAD時,有機會形成血凝塊。血凝塊會減慢或阻礙通過心臟的正常血流,導致中風或心病發作,甚或令LVAD停止運作。醫生會處方稀釋血液的藥物,包括阿氏匹靈,預防LVAD植入後出現血栓。患者需要定期進行血液檢查,以監測這些藥物的作用。
  • 流血:植入LVAD需要進行開心手術。手術期間或手術後可能會有出血風險。服用稀釋血液的藥物有助降低凝血風險,但也會增加胃腸道和大腦出血的危險。
  • 感染:由於LVAD的電源和控制器是置於體外,並通過皮膚上的端口連接,會增加細菌進入端口,導致嚴重感染的風險。患者和醫護人員需仔細觀察感染跡象,例如端口附近酸痛或發紅、連接部位排出液體、出現發燒症狀等。
  • 設備故障:植入LVAD後,可能會停止正常運作。LVAD的泵送功能可能無法正常運作,以致沒有足夠的血液通過心臟輸送出去。LVAD的電源也可能出現故障,或者裝置的其他部分未能正常運作。患者如遇這些問題,需立即求醫。
  • 右心衰竭:植入LVAD,裝置會從心臟的左心室輸出較平常心臟所輸出的更多血液。若右心室太弱,便無法輸出增加的血液量,使右心出現衰竭藥物或其他療法有助提高右心室的輸血能力。若出現併發症,則有可能需要植入右心室輔助裝置(Righ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RVAD以支持右心室。
  • 心臟移植:有些嚴重的、進行性心臟衰竭患者,即使用藥或改變飲食和生活都無助病情。此時,心臟移植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案。
     

外科醫生會把來自腦死亡捐贈者的健康心臟,移植至心臟衰竭患者身上,替換受損的心臟。尋找與患者匹配的心臟進行移植,往往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移植過程中,外科醫生會將患者連接到心肺機,由心肺機接管心臟和肺的功能。然後,外科醫生會取出患病的心臟,並以贈者的心臟代替患者受損的心臟。當主要血管重新連接,新心臟便可投入運作。

目前,接受心臟移植的患者人數仍然相對較少,大約 85% 90% 的心臟移植患者在手術後可以存活一年以上,此後的年死亡率約為 4%。三年生存率接近 75%

因複雜先天性心病而接受心臟移植的患者的結果與其他心病患者的結果相似。先天性心病患者的一年生存率為 79%;五年後,存活率為60%
 

事實上,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宜進行心臟移植,例如是以下情況:

  • 高齡:影響身體於移植手術後的復原能力
  • 其他可能縮短壽命的健康狀況,如嚴重的腎臟、肝臟或肺部疾病
  • 容易受感染
  • 有癌症病史
  • 拒絕或無法改變生活方式,如飲酒、吸煙等
     

除了出血、感染和血栓外,心臟移植的風險還包括:

  • 排斥心臟心臟移植手術的最大風險之一是身體排斥心臟。免疫系統可能會將損贈者的心臟視為異物並試圖排斥它,這會損害心臟。接受心臟移植的患者都需要服食藥物(例如免疫抑製劑),以防止身體排斥新的心臟。排斥心臟通常沒有任何症狀為確定身體是否出現排斥情況,患者在移植後的第一年內,需經常進行心臟活檢。活檢過程中,檢查員會把一根管子插入患者的頸部或腹股溝的靜脈,並指向心臟位置。活檢裝置會透過管子來採集心臟組織的微小樣本,然後送往實驗室進行檢查
  • 原發性移植失敗:這種情況常見於移植後最初幾個月,患者會因為新心臟無法正常運作而死亡
  • 動脈出現問題:移植後,新心臟的動脈壁可能會變厚和變硬,出現心臟同種異體移植血管病變,令心臟血液循環變得困難,導致心臟病發作、心臟衰竭、心律失常或心源性猝死
  • 藥物副作用:患者需要終生服用免疫抑製劑會導致嚴重腎臟損傷和其他問題
  • 癌症:免疫抑製劑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而引發皮膚和唇部腫瘤,以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等的風險會更大
  • 感染:免疫抑製劑會降低抵抗感染的能力。不少接受心臟移植手術人士都容易受感染,因而需要在移植手術後的第一年長期住院

 

參考資料:

 

復康

改變生活方式1-3

遵從有關飲食、運動和其他生活習慣的建議,有助緩解心臟衰竭症狀,減緩疾病進展,並改善生活質素

 

重要的生活方式改變包括:

  • 戒煙煙草中的尼古丁會增加心率和血壓。吸煙會導致心臟血管結塊。因此,戒煙有助改善心臟衰竭
  • 保持或減輕體重:體重突然增加或減少可能是心臟衰竭的先,顯示心臟衰竭的情況正在惡化。建議於每天早上在同一時間量度體重,最好是在早餐前和小便後。若體重在一天內增加3磅或以上一週內增加5磅或以上,便須格外留神,並知會醫療保健專業人員
  • 避免或限制飲酒:飲酒會增加患上心臟衰竭的風險。成年人宜量地飲酒男性每天不應超過12杯,女性每天不超過1瓶。有關是否適宜飲酒和飲酒量,請諮詢醫生意見
  • 避免或限制咖啡因:攝入適量的咖啡因,每天不應攝取超過一杯咖啡
  • 進食有心臟健康的食建立健康的飲食模式,多吃各種水果和蔬菜、全穀物、低脂乳製品、去皮家禽和魚、堅果和豆類,以及非熱帶植物油。此外,應限制攝取飽和脂肪、反式脂肪、膽固醇、鈉、紅肉、糖果和含糖飲料

 

運動

不常運動人士,可與醫生商討鍛煉計劃。每天在同一時間安排體育活動,使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管理壓力

每天花15-20分鐘小休,可以安靜地坐著、深呼吸、靜心想像寧靜的場景或進行瑜伽、冥想等。如想參加高強度瑜伽課,請先諮詢醫生意見。

 

充分休息

使用枕頭來支撐頭部,以改善晚上的睡眠質素。同時,請避免睡前小睡和過量進食

 

接種疫苗,避免流感和肺炎

正常人相比,流感和肺炎對患有心衰竭(或任何心病)人士更大的危險。肺炎是一種肺部感染,會令身體無法如常應用氧氣,心臟因而需要更用力地把含氧血液輸至全身。所以,心衰竭患者更應避免肺炎,以免增加心臟的負荷。請向醫生或醫療保健專業人員諮詢有關每年接種流感疫苗和一次性肺炎球菌疫苗的信息。一般而言,這兩種疫苗都是安全的,很少引起任何嚴重反應。接種疫苗時,注射部位(如手臂)可能會出現疼痛或腫脹,但這些情況通常幾天會自動消失。

 

參考資料:

 

相關連結

心臟衰竭支援

關心您的心—心臟衰竭

香港心臟衰竭學會—心臟衰竭

香港防癆心臟及胸病協會—心臟衰竭

facebook_wig
聯絡
關於我們
使用條款
私隱政策
Copyright ©2023 Healthies. All rights reserved.
A public health channel of Omnihealth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