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encyclohealth
search
uploads/1643339304387.jpg

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孕婦在懷孕期間出現血糖水平過高。2019年,妊娠糖尿病平均影響全球約7%-10%的孕婦。1-2
 
參考資料:
1. Healthline. Gestational Diabetes. Available at: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gestational-diabetes. Reviewed by Holly Ernst, PA-C on 5 June 2018. Accessed on 20 August 2021.
2. Behboudi-Gandevani S et al. The impact of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gestational diabetes on its prevalenc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Diabetol Metab Syndr. 2019;11:11.
hamburger
病理
關注
症狀
診斷
治療
復康

病理

目前,醫學界對於妊娠糖尿病的病理和成因,仍未有完全清晰的概念。然而,對於孕婦懷孕期間出現血糖上升的情況,醫學界普遍有以下解釋:1-2

胎盤為成長中的胎兒提供營養和水分,並產生多種激素來維持妊娠。這些激素如雌激素、皮質醇和人胎盤催乳素等,會抑制胰島素的分泌。這情況稱為反胰島素效應 (Contra-insulin effect),一般在懷孕 20-24 週後開始出現。

隨著胎盤的生長,孕婦體內產生更多激素,對胰島素分泌的阻抗會更強。正常情況下,胰臟能夠製造額外的胰島素來抵禦激素對胰島素的影響,但當胰島素的產生不足以抵消胎盤激素的影響時,體內的胰島素便不足以把食物中的醣質轉為能量,過多的糖份會積聚於血液令血糖上升,導致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通常會在胎兒出生後消失,但患上妊娠糖尿病的孕婦,生產後患上2型糖尿病的風險會較高。她們所誕下的胎兒成長至兒童或青少年時,亦會有較高風險患上肥胖症、超重等,而長大後患上2型糖尿病的風險也比一般人高

 

參考資料:

 

關注

妊娠糖尿病高危人士1-4

 

引發妊娠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包括:

  • 年齡生產時25歲以上孕婦相較25歲以下的年輕孕婦,有較大機會患上妊娠糖尿病
  • 運動:缺乏運動的孕婦血糖水平普遍較高
  • 家族病史: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婦有較大機會患上妊娠糖尿病
  • 懷孕狀況一胎多嬰或懷孕期間體重增加至超過正常水平
  • 生產史:曾生產體重超過9(約4.1公斤)的嬰兒、曾出現原因不明的小產流產或早產
  • 藥物服用糖皮質激素(又稱葡萄糖皮質激素)
  • 個人病史:高血壓、曾患妊娠糖尿病、多囊卵巢綜合症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黑棘皮症或其他與胰島素阻抗相關疾病的孕婦,有較大機會患上妊娠糖尿病
  • 體重:懷孕前超重的孕婦,在懷孕期間的血糖水平較容易超標
  • 種族有非洲、美洲原住民、亞洲、太平洋島或西班牙裔血統的孕婦,較容易患上妊娠糖尿病

 

參考資料

 

症狀

妊娠糖尿病並沒有明顯病徵,許多孕婦常忽略它的危險性。然而,有些患者會有以下較明顯的病徵1-3

  • 容易疲倦
  • 經常口渴、口乾
  • 異常尿頻
  • 視力模糊

 

參考資料:

 

診斷

不同醫療保健提供各式篩查測試,一般分為以下兩種:1

 

葡萄糖耐量測試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

醫生一般會在孕婦懷孕第24-28週期間,為孕婦進行葡萄糖耐量測試。如果孕婦有糖尿病家族史、過去曾患有妊娠糖尿病、高血壓等高風險疾病,她們再次患上妊娠糖尿病的風險會較高。因此,這類孕婦於懷孕初期,醫生會為她們進行此項測試,或建議她們在懷孕早期定期在家量度血糖,及早篩查出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
 

測試程序

  1. 醫生會先測試孕婦的空腹血糖水平
  2. 孕婦需喝含75克葡萄糖糖水
  3. 孕婦需1小時和2小時後分別再次測試血糖水平

如果任何血糖值超出以下標準,即會被診斷為妊娠糖尿病:

 

兩步測試(Two-step test)

 

1次測試程序

  1. 進行兩步測試的孕婦不需要禁食
  2. 孕婦50克糖水
  3. 然後1小時後測試血糖

若血糖水平大於或等於130 mg/dL孕婦需另擇日子進行第2次後續測試。
 

2次測試程序

  1. 首先測試孕婦的空腹血糖水平
  2. 孕婦需100糖水
  3. 然後123小時後分別測試血糖水平

若血糖值超出下列任何一項標準,即可被診斷為妊娠糖尿病:

 

參考資料

 

治療

治療目標1-2

在選擇治療方案前,應先了解何謂理想的血糖目標。

 

妊娠糖尿病孕婦的血目標應設定為

 

藥物治療2-10

 

1. 二甲雙胍 (Metformin)2-4

Metformin是一種口服藥物,有助抑制肝臟產生葡萄糖,令體內的胰島素正常地運作,一般可於用餐時或飯後服用。

藥物機理

Metformin有助減少肝臟產生葡萄糖,減少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並通過增加葡萄糖的攝取量來增強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把食物所供應的醣質轉為能量,以減少血液內的糖份。

服用Metformin可能出現的常見副作用包括:

 

服用Metformin後可能出現的嚴重副作用包括:

  • 乳酸性酸中毒 (Lactic acidosis)一種罕見但嚴重的副作用,可能源於Metformin積聚體內而致。乳酸性酸中是一種緊急醫療情況,患者必須立即在醫院進行治療。乳酸性酸中症狀包括

 

  • 貧血症狀包括:

 

  • 低血糖症單獨服用Metformin不會引起低血糖,但在極少數情況下,如果患者有以下習慣或正在服用某類藥物,則有可能出現低血糖症:

 

以下人士可能不適合服用Metformin

1. 腎臟疾病患者

  • 如果有腎臟問題,身體可能無法從體內清除Metformin,因而可能會積聚體內,甚至引起乳酸性酸中

2. 肝病患者

  • 嚴重的肝臟問題可能令乳酸積聚增加乳酸性酸中的風險。Metformin同時也會增加乳酸性酸中的風險,對有肝臟問題的患者來說,服用Metformin是很危險的。

3. 有臟問題患者

  • 心臟可能無法向腎臟輸送足夠的血液。這會阻止腎臟從體內清除Metformin,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風險。

4. 有飲酒習慣的患者

  • 服用Metformin時飲酒會增加血糖過低的風險,而且會增加體內的乳酸水平,加大乳酸性酸中毒的風險。

5. 手術或放射治療

  • 若正在計劃進行手術或使用碘影劑的放射檢查,應在手術前 48 小時停止服用Metformin。手術和放射治療會減慢身體排解Metformin的速度,增加患上乳酸性酸中毒的風險。如果腎功能檢查正常,患者才應該在手術後恢復服用Metformin

 

2. 格列本脲 (Glibenclamide,又稱 Glyburide)2-3, 5-6

藥物機理

Glibenclamide是一種處方口服藥物,有助胰臟釋放胰島素,增加胰島素將糖從血液轉移到細胞,並為細胞提供能量,降低血糖水平。


時有兩種不同的Glibenclamide可供臨床使用:

  • Glyburide (DiaBeta)
  • Glynase PresTabs


服用Glibenclamide可能出現的常見副作用包括:

 

服用格列本脲後也可能會出現一些嚴重副作用:

  • 過敏反應,症狀如:

 

  • 低血糖症,症狀如:

 

  • 肝臟問題,症狀如:

 

若出現以上過敏或嚴重皮膚反應等嚴重副作用,請立即尋求緊急醫療協助。
 

以下人士可能不適合使用Glibenclamide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切勿使用Glibenclamide。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嚴重併發症應該用胰島素來治療。
  • 1型糖尿病患者:Glibenclamide透過增加胰臟產生的胰島素量來降低血糖水平。由於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臟無法製造胰島素,因此服用Glibenclamide也無濟於事。
  • 心臟問題患者:Glibenclamide會增加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甚或致命。
  • 甲狀腺問題患者:若患有甲狀腺疾病,會影響身體控制血糖水平的情況,請在服用Glibenclamide前諮詢醫生。醫生可能需要因應情況而改變藥物劑量,以控制糖尿病和甲狀腺。
  • 腎臟疾病患者:如果有腎臟問題,患者身體可能無法清除GlibenclamideGlibenclamide可能會在體內積聚,導致血糖水平過低。
  • 肝病患者:若有肝損傷或肝病,醫生可能會降低Glibenclamide劑量。

若患有以上疾病而又計劃服用Glibenclamide,請先在開始服用前諮詢醫生意見。

 

注射治療

 

1. 胰島素 (Insulin)2-3, 7-10

藥物機理

Insulin是一種荷爾蒙,有助讓身體的主要燃料—葡萄糖進入細胞並化做能量。Insulin為皮下注射治療,注射部位通常是大腿、臀部和腹部等皮下脂肪多的部位。若醫生建議患者接受胰島素注射,患者需學習如何安全地為自己進行注射。

注射Insulin

注射Insulin前,請先檢查其質量。如果是冷藏的,請先讓Insulin達到室溫。如果Insulin很混濁,請用雙手滾動藥瓶幾秒鐘來混合藥物,小心不要搖晃藥瓶。切勿使用顆粒狀、變稠或變色的Insulin

Insulin是皮下注射的,即應注射到皮膚下方的脂肪層。如果將Insulin注射到肌肉深處,身體會過快吸收,加上藥效很短,注射時會感痛楚,更有可能導致低血糖水平。

每日都要注射Insulin的患者應該隔日切換注射部位。長期在相同部位注射會阻礙脂肪代謝,脂肪或會因而分解或積聚在皮膚下,形成腫塊或凹陷,干擾Insulin的吸收。

以下是適宜注射Insulin的身體部位:

  • 手臂:手臂、肩膀和肘部之間的脂肪區域
  • 腹部:因為Insulin在腹部吸收得最快,而且是較容易接觸到的身體部位,因此腹部是注射Insulin的首選部位。在肋骨以下選擇一個位置,避開肚臍周邊約2寸的區域
  • 大腿:大腿的頂部和外部區域(即大腿頂部以下4寸,距離膝蓋以上4寸)

謹記避開疤痕、靜脈曲張、皮膚瑕疵周圍或有痣的區域

 

  1. 準備所需物資:
  • 藥瓶
  • 針頭和注射器
  • 酒精墊
  • 紗布
  • 繃帶
  • 用來處理針頭和注射器的抗穿刺銳器容器
  1. 用肥皂和溫水徹底清潔雙手。謹記清洗手背、手指之間和指甲下的位置
  2. 將注射器直立(針頭在頂部)並向下拉柱塞,直至柱塞的尖端達到注射劑量的測量值
  3. 取下Insulin瓶和針頭的蓋子。如果曾使用同一藥瓶,請先用酒精棉擦拭頂部的柱塞
  4. 將針頭推入塞子並向下推柱塞,使注射器中的空氣進入瓶子,空氣取代將要取出的胰島素量
  5. 將針頭留在小瓶中,將小瓶倒置。向下拉柱塞,直至黑色柱塞的頂部達到注射器上的正確劑量
  6. 如果注射器中有氣泡,請輕輕敲打,使氣泡上升到頂部。推動注射器釋出氣泡,並再次拉下柱塞,直至注射器中沒有氣泡而且達至正確的劑量
  7. Insulin小瓶放下,並像握鏢一樣握住注射器,手指離開柱塞
  8. 用酒精墊擦拭注射部位。在插入針頭之前,先讓它風乾
  9. 為避免注射到肌肉中,請輕輕捏住12寸皮膚
  10. 90度角插入針頭,推動柱塞
  11. 推畢後等待10
  12. 將針頭抽出皮膚並立即鬆開被擠壓的皮膚,切勿摩擦注射部位
  13. 注射後如果有輕微出血,請用紗布輕輕按壓該區域,並在必要時用繃帶覆蓋
  14. 最後,將用過的針頭和注射器放入防刺破的容器中


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注射Insulin,如有以下情況,醫生才會建議患者接受Insulin注射

  • 身體不適宜服用Metformin,或會引起嚴重副作用
  • Metformin無法控制血糖水平
  • 血糖值很高
  • 胎兒非常大
  • 羊水過多 (Polyhydramnios)


Insulin可能出現的常見副作用包括:

  • 隨著細胞開始攝取葡萄糖,體重會增加
  • 血糖下降至過低水平或導致低血糖
  • 注射部位出現皮疹、腫塊或腫脹
  • 焦慮或抑鬱

 

如出現以上副作用而情況又不理想,或在注射Insulin覺得很不適,請立即尋求緊急醫療協助。

 

參考資料

 

復康

除了藥物和注射治療,以下方法均有助妊娠期糖尿病孕婦控制血糖水平:1-4

 

1. 恆常運動

恆常運動對孕婦有很多好處

  • 降低患上不同疾病的風險,包括心臟疾病和中風
  • 改善血液循環
  • 幫助管理體重
  • 提升自尊
  • 減少抑鬱和焦慮
  • 改善睡眠
  • 有助降低血糖

恆常運動不但有助降低血糖,同時能減少對Insulin的依賴。建議成年人的運動量為每星期最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即平均每星期5次,每次最少30分鐘。
 

適合孕婦做的運動包括

  • 孕婦普拉堤
  • 孕婦瑜伽
  • 游泳
  • 慢跑
     

建立恆常運動習慣的方法

  • 找一項自己喜歡的運動,才能持之以恆
  • 嘗試與家人或朋友一起運動,增加做運動的樂趣,更有助恆常地運動
  • 為自己設定每日、每星期和每月的運動目標,再編排運動計劃
  • 可使用免費手機或網上應用程式紀錄每天的運動狀況
  • 嘗試以樓梯代替電梯或扶手電梯
  • 嘗試以踏單車或步行代替交通公具
  • 提前一個站下車,然後步行至目的地
  • 如久坐工作嘗試每半至1小時做快走或原地踏步等簡單運動

 

2. 健康飲食

均衡飲食有助控制血糖水平,減低生產後患上2型糖尿病的風險。素食主義者或有特殊飲食習慣的患者,請諮詢醫療保健提供者,以確保飲食均衡。
 

妊娠糖尿病的孕婦在生產後的餐單應包括

  • 大量水果和蔬菜
  • 適量的瘦肉、蛋白質和健康脂肪
  • 適量的全穀物,如麵包、麥片、意大利面和米飯,加上澱粉類蔬菜,如玉米和豌豆
  • 少進食含糖量高的食物,如飲料、果汁和糕點
  • 每天進食的食物數量、比例和類型(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都應該大致相同,這有助保持血糖穩定
     

碳水化合物

  • 大多數碳水化合物存在於澱粉或高糖食物中,包括麵包、米飯、馬鈴薯、果汁和糖果等。相比這些碳水化合物,含較高纖維的全複合碳水化合物是較健康的選擇,其升醣指數亦相對較低。碳水化合物不應佔超過整天內所攝取卡路里的一半。
  • 盡量避免吃簡單的碳水化合物,如馬鈴薯、白飯、白麵包和糖果等,因為它們會令血糖迅速升高,不利控制血糖水平。
  •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以克為單位。患者可學習計算所吃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穀物、豆類和澱粉類蔬菜

每天應攝取 6 份或以上。一份等於:

  • 1片麵包
  • 1 碗約28 克的即食麥片
  • 1/2 杯(105 克)煮熟的飯或意大利麵


盡量選擇含豐富維生素、礦物質、纖維和健康複合化合物的食物,包括:

  • 全麥麵包或餅乾或麵食
  • 全麥穀物,如大麥或燕麥
  • 豆類
  • 糙米或野米
  • 澱粉類蔬菜,如栗米和豌豆


蔬菜

  • 每天應攝取 3-5 份。一份等於:1 340 綠葉蔬菜,或約255 克的蔬菜汁
  • 盡量選擇健康的蔬菜,包括:
    • 不添加醬汁、脂肪或鹽等調味料的新鮮蔬菜
    • 深綠色或深黃色蔬菜,如菠菜、西蘭花、胡蘿蔔、辣椒等


水果

  • 每天應攝取 2-4 份。一份等於:
    • 1 個中等大小的全水果(如香蕉、蘋果或橙)
    • 170 克的切碎、冷凍、煮熟或罐裝水果,或
    • 180 毫升的果汁
  • 盡量選擇健康的水果,包括:
    • 原個水果擁有更豐富的纖維
    • 柑橘類水果(如橙、葡萄或橘子等)
    • 無糖果汁
    • 新鮮水果或果汁(比冷凍或罐裝水果更有營養


奶類製品

  • 每天應攝取 4 份低脂或脫脂乳製品。一份等於:
    • 1 杯約240 毫升的牛奶或乳酪
    • 42 克的天然乳酪
    • 56 克的加工乳酪
  • 盡量選擇健康的奶類製品,包括:
    • 低脂或脫脂牛奶避免進食添加糖或人造甜味劑的酸奶
    • 天然無加工糖的乳酪


蛋白質

  • 每天應攝取 2-3 份。一份等於:
    • 55 84 克的熟肉、家禽或魚
    • 170 克的熟豆
    • 1隻雞蛋
    • 30 克的花生醬
  • 盡量選擇健康的蛋白質,包括:
    • 魚或白肉。盡量去除雞皮
    • 瘦牛肉或豬肉
    • 除了蛋白質,這些食物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鐵和鋅。謹記在烹調前盡量去除肉的脂肪,避免以煎或炸的方式烹調,有助控制血糖水平


糖果

  • 甜品含有大量脂肪和糖分,患者應避免食用糖果等甜食。
  • 即使是無糖的糖果或甜品,也應盡量避免,因為雖然這類食物不含碳水化合物,但卻含大量脂肪。


脂肪

  • 患者應避免食用加工的脂肪食物,如牛油、沙律醬、食用油和甜點。同時亦應避免進食含大量飽和脂肪的食物,如漢堡包和煙肉等。
  • 不過,請勿完全從飲食中戒去脂肪和油,因為它們能為身體提供能量。反之,可以選擇健康的油,如菜籽油、橄欖油和花生油等。

 

要改變多年不變的飲食習慣,開始時可能會使人不知所措但隨著對食物的認識,以及加深了解其對血糖的影響後,實行均衡飲食會變得更容易。如果在膳食計劃方面遇到問題,可諮詢醫生或營養師意見。

 

參考資料
相關連結

糖尿病支援

智友站—糖尿病

關心您的心—糖尿病

關護長者協會—糖尿病

香港糖尿聯會—糖尿病

e2Care康程式—糖尿病

亞洲糖尿病基金會—糖尿病

香港糖尿聯會—精明糖尿病飲食指南

香港糖尿聯會—糖尿病患者的運動小貼士

香港防癆心臟及胸病協會—中醫內分泌病系列:糖尿病

facebook_wig
聯絡
關於我們
使用條款
私隱政策
Copyright ©2023 Healthies. All rights reserved.
A public health channel of Omnihealth Group